打印

[科幻] 地铁惊魂

0
  若想为类型片论资排辈,恐怖片即使不能被封王,相信也足以挤进前三甲了。既然是老资格,当然就有很多练达的技巧和熟稔的套路,再经过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不断尝试,终于升华成连篇俗套。只要你稍微涉猎过此类作品,相信都不难看出其中端倪。其实俗套也并非注定是败笔,只要懂得包装技巧,腐烂的僵尸没准儿都能重现青春。(如:《007系列片》,其故事架构基本上全是俗套,但每次都不乏新意,所以观众的胃口也就这么被一次次吊着。)还有一个更高明的处理手法是"自讽",就是将一干俗套夸张到变形的地步,并从中挤榨出令人会心一笑的包袱。(如:《惊声尖笑》)



  早在看《弗莱迪大战杰森》时,我就有为恐怖片盘点法则的冲动,因为该片简直可称作是恐怖片传统套路的大杂烩。可看完《地铁惊魂》以后我才发现,于仁泰导演其实是有创新意识的,只不过受制于好莱坞游戏规则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手脚。要说真正意义上的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地铁惊魂》才真的是受之无愧。本片基本上囊括了恐怖片所有的要素,却没有半点新意,即便在那些毫无悬念的章节里,本片也显得中规中距,连稍做变化的勇气都没有,这让整部作品终于沦为一篇标准的恐怖片俗套大全。



  法则之一:开篇三板斧



  恐怖片最大的一个技巧是设置悬念,营造恐怖气氛。没有谁会傻到一开始就将谜底全盘推出,为了将压轴大戏放在最佳位置,那么前面几十分钟的铺垫是必不可少的。可问题是如果全都捂着、盖着容易让观众犯困,还必须透漏那么一星半点的信息才能吊人胃口。所以,最佳方案是开幕戏就单刀直入,露出恐怖元素的冰山一角,在所有人都被恐吓一番后迅速切回本片主线。《地铁惊魂》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这个法则,它在开幕后的几分钟里就顺利完成了铺垫的工作。两个下水道维护工一个被害一个生死未卜,这些都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这么做的好处再明显不过,一来当观众的好奇心被唤起后很容易被导演牵着鼻子走完全程;二来也避免了前面铺垫部分的乏味,说不定这种"隐藏重点,展现诱惑"的手法还会提升整部作品的娱乐性也未可知。所以,除了希区柯克或库布里克等大师以外,多数导演都会坚守开篇三板斧的法则。



  法则之二:强必克强,弱必胜强



  恐怖片另一个有趣的法则是强弱对比永远都不与输赢关系成正比。这和其他类型片不太一样,将柔弱的一方置于危险境地更容易激发观众的同情心,也会使得恐怖效力翻番。可以设想,一个孔武有力,身手矫健的男士深陷恐怖陷阱,那多半就变成灾难片了。就算有什么恐怖因素,那也是为了提升男子汉的豪情,而不是为了让你寒毛倒竖。但同样的环境,换做是柔弱的女性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因为这样的角色多给人以孤独无援的脆弱感,很容易受到环境中危险因素的伤害,因此,影片更容易畅通无阻的发挥恐怖效力。



  但是,主人公肉体的脆弱并不等同于意志力的脆弱,更加不等同于生命力的脆弱。相反,这类角色在恐怖片中的"抗摧残"能力往往是最强的,其坚强程度更是将那些一开始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的男性配角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恐怖片中塑造刚强、果干的女性形象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最著名的案例非《异型》莫属。《地铁惊魂》中凯特这个人物完全传承了此类角色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表面上看似乎弱不禁风,实质却是越挫越强。你根本不必牵挂她的安危,恐怖片中的主人公即使遍体鳞伤也一定会逃出升天。就算对手再聪明,再狠毒,再变态都是白搭,最后的输赢从影片一开始就已确定,任谁都休想翻盘。



  法则之三:妖魔化反派无所不用其极



  恐怖片的反面形象是最最可悲的角色,基本上没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象《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之类的经典人物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多数反派是被当作极端邪恶的符号来塑造的。他们是被彻底提纯了的鬼怪,是一个个噬血成性的变态妖魔。看多了此类作品后我竟然对这类角色慢慢的恨不起来了,对其扮演者还滋生出几许怜悯之心。他们甚至还比不上完全以虚拟形象出现在银幕上的咕噜木,后者至少还算的上是有血有肉。虽然他的真人表演被电脑彻底覆盖,但其灵性还是抑制不住的往外喷涌,与那些从头到脚完全没有一丝人性特征的反派相比强了不知多少倍。



  《地铁惊魂》中的反派完全是一台杀人机器,影片在后半段暗示其出身似乎是一个先天畸形的弃婴,或是一个人体试验的牺牲品,反正都是被抛弃不顾。孤独导致心性扭曲,终于演变成变态杀人狂。本片对其变化过程只字未提,而对于现而今的他也处理的极为单薄。整部影片他只承担一个任务,就是追杀所有出现在他身边的人,绝不手软、永不放弃。那股子执着劲不像个人,到象是一条饿疯了的猎狗在跟着猎物穷追不舍。本片无论是对其外形的包装,还是言行举止都做到了彻底的妖魔化,未留下一丝一毫的"平反"空间。



  法则之四:自大、冷漠、怯懦、贪婪、好色、抓狂,等于自寻死路



  恐怖片极少有不死人的,有的还要死上它一堆才行。但这尸积如山也是有规则的,决不能乱了章法,不然该死的没死,不该死的却挂了,岂不是让人贻笑大方。



  主人公无论是上刀山,下油锅肯定是死不了,这点雷打不动,无需赘言。比较微妙的是剩余的配角哪些该死,哪些又不该死?谁先死?谁又后死?这些问题考究起来就比较麻烦了。不过好在恐怖片已经形成了一些固有的套路,虽然不甚精确,但照此推论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差池。首先,开幕戏必须得有个人"英勇就义"才行,不然恐怖效果何来?这人死的颇冤,但为了恐怖大业,也只得委屈他一下了,此类人物多由喜欢摆谱或倚老卖老的人物担当。接下来必死的人就是对主人公心存不轨的人了,翻看恐怖片历史档案,但凡是打主角歪主意的小人,最后全都不得好死。(还记得《狂蟒之灾》里的那个反派吗?)



  凭此经验,我很容易就断定了意图强暴女主角凯特的那个家伙肯定不妙。果不其然,还没等他得手,马上就大祸临头,不一会儿就死翘翘。而那个置女主角安危于不顾的地铁保安当然也不得善终,原本想趁机敲诈一笔的乞丐兄正在窃喜得来全不费功夫却转瞬命丧黄泉,还害的他老婆惨死。数来数去,就那个幸存的下水道维护工最有"活命象"。但这小子竟胆小如鼠,连潜水都不会,关键时刻置他人安危于不顾,还吓得精神失常,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当然也就怪不得编导心狠手辣了。



  法则之五:压力不足尖叫吼;恐怖不够血浆凑



  在所有恐怖片法则里,就这条最具有好莱坞血统。在影片里安插此起彼伏的男、女高音是好莱坞拍摄恐怖片的必备原料,好像关键时刻不来那么几嗓子就算不得吓人。有一个历史典故对证明这个传统很有效,斯皮尔伯格在拍摄《印第安纳琼斯二:魔域奇兵》时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女主角不会尖叫。这可急坏了斯导,不得已只好后期用别人的尖叫声去合成,总算是完成了拍摄,足见尖叫对于恐怖片的重要性。而《地铁惊魂》中的尖叫真可谓行色各异、错落有致,且永远都不会冷场。女主角的尖叫空灵高亢,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反派恶魔的尖叫冰冷凄厉,让人不禁想起《魔戒》中的戒灵;一干配角的尖叫则惨烈苦楚,更像是饱受酷刑折磨时发出的嚎叫。



  当初批评《弗莱迪大战杰森》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它的血浆用的太多,太滥了,大有浩浩荡荡,一泻千里之势。好像在美国开拍恐怖片,政府都会配发10顿血浆似的,真是不用白不用。其实西究起来,西方恐怖片中的"血浆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分支,如"黏液文化"等等,不一而足。《地铁惊魂》中的血浆量还没有达到泛滥成灾的地步,但也足够夸张的了。从故事步入正轨开始,角色身上流淌的鲜血就呈几何数增长,特别是每当反派出现的时候,道具血浆总是大有用武之地,搞得整个银幕猩红一片。影片结尾处,女主角凯特被追的穷途末路,不得已和对手决斗时,我原以为那个抛过铁轨的钢索是用来导电用的,岂料还是一个肢解对手的工具。这最后一幕,血浆放肆的喷射流淌,在此,影片在完成了所有任务的同时也宣告了自己那枯竭到极点的想象力。



  后话



  必须得承认,为类型片总结俗套既不时髦,也不好玩。这种洞穿游戏潜规则的文字游戏看似挺酷,其实更多的是暴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情绪。当你能一眼识破的俗套越多,你所能收获的观影乐趣就越少,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讲,在欣赏本片的过程里,我绝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同本片那令人昏昏欲睡的拍摄手法一样,两者都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8-22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