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成都公交一案告破让人质疑

0

成都公交一案告破让人质疑

6月5日8时许,在四川省成都市三环路川陕立交桥进城方向下桥处,一辆9路公交汽车突发燃烧,造成乘客中27人死亡、74人受伤。
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全力以赴,开展了大量的勘查检验、侦查实验和走访调查工作。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现已认定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为一起故意放火刑事案件,烧死在车内后部的张云良是故意放火案的犯罪嫌疑人。
张云良个人资料与作案动机:
警方介绍,今年62岁的张云良是江苏省苏州市人,案发前暂住成都市。他在江苏原籍嗜赌,长期不务正业。2006年到成都后一直没有正当职业,主要经济来源靠女儿资助。2009年,女儿因其又嫖又赌,减少了给他的生活费,张云良遂多次以自杀相威胁向家人要钱,并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6月4日,其与女儿通话中表示“明天我就没有了”“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等内容。6月9日,其家人收到了张云良案发前从成都寄出的遗书。
========================

我觉得作案动机不是很成立!---“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只是电话里面对女儿说的,没有录音,并不能完全才信,有种就将遗书公布出来。这人道德不好,并不等于他就一定会危害社会,有点牵强。
反正这人已经死了,死无对证,我们来看看这一结果对谁有利呢?可能的情况至少有三种:
1、警方就知道哪天张要自杀,就监听了他的所有电话,还是我们的所有电话都被监听了。他写给他女儿的遗书在哪里,可以公开吗? 2、从冒烟到燃火有30多秒钟,说是空气稀薄,缺氧,那么缺氧,里面的乘客早死了。 3、有人看到了张把汽油倒出来,为什么他不制止,最少他要高声叫喊,若点火他也会有危险的最少车上都知道是人放火的,而在事发时没有人说? 可信度低?
大家可以很清楚了,这三种结果,对某些单位而言,责任是不一样的,其中,第三种是责任最小的。
如果说我是乱说,请有关部门拿出确凿的证据来吧,即便是一个道德不好的人,冤枉他也是不对的,而且人家都已经死了,你们说是不是呢?

TOP

0
结果1,故意纵火,所有责任推给已经死掉的人,这是刑事案件,他本人负全责,据说他家也是穷的很,结果就是不了了之。

结果2,意外,那就搞笑了,公交安全责任,司机职业道德,社会赔偿,最最重要的是舆论压力,中国这个时候需要团结对付金融危机,任何不好的舆论都会对这个艰难的国家产生负面影响,那损失是不可估计的。

如果让你选择,你想出现哪种结果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0503010329 金币 +2 认真回复,鼓励! 2009-7-7 11:57

TOP

0
我觉得你说的不对,也许政府是有些地方不公开,但是像你们这样只要政府说的一律反对就偏颇了。各位希望的就是因为这件案子把公交系统、城市管理系统甚至市政府领导全部拉下马才觉得是解气是不是?真那样做了说不定又有人觉得GCD对这件事应该负主要责任,应该下台。他们下台给谁做领导人?给你还是你推荐个?你觉得有谁做得比GCD好?案子其实不是很难,首先你们都认为是公交系统的不负责才烧起来的,不过以前公交车烧起来的不少,但是有见过像这样突然烧起来马上就覆盖全车的?要知道公交车的燃油事后还在,这个是做不了假的。至于说有人制止,那就说笑了,那个人是用塑料桶提汽油上车的,倾倒以后马上就点火了,这些都是有证人的。想想这件事之前你要是坐公交,看到有人打翻了桶你会怎么做,马上高声尖叫还是一拳打晕他不让他有时间放火?我跟这件事的一切都无关,所以我站在中立的角度还是劝大家多想想你要是别人会怎么做能做到什么地步,少点煽风点火。
   至于楼主提的几点疑问,什么公安监听所有人的电话,搞笑了,你请他监听他都不乐意,谁有那个闲工夫啊。电话内容要监听才知道的吗?大概意思问下他女儿就可以了啊。还有那份遗书,楼主说要公开,你把别人的隐私权放到什么地方了,怎么说他也才是个犯罪“嫌疑人”,就算公开也是对相关人员受害人员,怎么可能对你公开。你当买票看电影非要告诉你结局啊。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好色秦羽 金币 +8 回复认真,鼓励! 2009-7-7 15:08

TOP

0
我 养成一个坏习惯是,凡是官方声明,首先怀疑一半。

TOP

0
我不同意楼主的观点!
1.事发当日谁也不知道放火者的动机,遗书也是事发前一天拖朋友寄给家属的,按照中国邮政的驴速,家属三四天之后看到遗嘱也是很正常的。楼主假设不成立。
2.燃烧冒出的黑烟是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汽油的完全燃烧是不会产生这么多的黑烟的。汽油的燃烧速度很快,很短的时间就能引燃周围的可燃物。前期的燃烧是汽油的燃烧,当时氧气比较充足,汽油燃烧比较充分。之后是黑烟是汽油的不完全燃烧以及被引燃的衣服携带的包裹等等的燃烧,冒黑烟很正常。楼主假设不成立。注意:不完全燃烧不一定伴随着缺氧,不完全燃烧可以只是发生在局部)
3.因为当时车上严重超载,人挤人,隔着两个人之外是根本看不见你的动作的,所以车上的人只会闻到汽油味,不一定会看见有人倒汽油。倒汽油的动作一般人也不会有所察觉,毕竟在车上谁还盯着别人看呢?又不是看美女……  楼主假设不成立。
4.这种对生活绝望,而平时也品行不佳的人在临死时拉上几个垫背的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SO:官方的说法在目前看来还是没有什么漏洞的。但毕竟是死无对证,深究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死者已矣!
    但相关部门的教训还是要吸取的,在早晚高峰增加运力,增强司乘人员的防火安全意识等等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好色秦羽 金币 +7 回复认真,鼓励! 2009-7-8 20:17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1 02:51